快捷导航

一言九鼎指的是哪九个鼎 九鼎最后的去向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 299|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1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都不了解大禹九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现代汉语中,一言九鼎是一个世人皆知的成语,我们常常用其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分量很重,甚至起到决定作用。但这九鼎究竟是哪九个鼎呢?

  夏朝大禹征服天下后,以奉行天命自居,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是为“涂山之会“,这标志着夏朝正式建立。夏朝建立后,大禹又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大禹在位五年时,九鼎铸造完工,分别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青州鼎,豫州鼎,凉州鼎,雍州鼎。铸好的九只鼎全部运到了夏都阳城。各方诸侯到夏都来朝见大禹时,都要对九只大鼎进行礼拜。九鼎也就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象征意义。

  夏朝灭亡后这九个鼎去哪了呢?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中最早出现对九鼎去向的记叙,但两次记叙却有所出入。在本纪中司马迁记载道,“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有意思的是,在《封禅书》中却有“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这样的一句,让我们看出连司马迁本人对九鼎的去向也是没有十足证据的。到了班固著《汉书》的时候,不仅沿袭了司马迁的两条记录,又添加了一条新的叙述,说是周显王时期,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但毕竟是江水滔滔,九鼎已然无从寻觅了。由此可见至少夏商周,甚至春秋战国时期,九鼎还有迹可循,可等到秦统一天下,九鼎却找不到了。

  到了清朝,流传起周王室销毁九鼎铸造铜钱的说法,这个说法是由王先谦提出的。他认为战国时期各国都对象征权力的九鼎虎视眈眈,而周王室已经实力衰微,因此便销毁了九鼎,对外则宣称不知去向,免却了麻烦。这个理论虽然听着合理,不过却没有历史依据前来佐证,也可能是其揣测而已。

  此后,有关九鼎的去向,便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后世帝王自然是寻求不得。但帝王们慑于九鼎的象征地位,还是重铸九鼎,以鼎镇国。如,武则天就曾用56万余斤铜制成九鼎,“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宋徽宗以22万斤铜铸造九鼎,分别陈列于汴京城内太一宫之南之九成宫。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