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
暑热难耐
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
浑身倦怠
从夏季气候特点上来看
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
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
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所以夏天更应当重视
调养好脾胃
本期专家 程冰洁
01
中医所说的脾胃
中医的脾胃不仅仅指脾和胃这两个人体脏器,还包括肝、胆、大肠、小肠等一系列消化系统,因此中医讲的脾胃更多的是一种消化功能。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统摄和运化血液,胃主收纳、腐熟水谷,摄入人体的水谷物质,通过脾胃的运化作用,形成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
人的脾胃功能正常,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身体才能健壮,反之就会产生疾病,即“脾胃为后天之本”。
02
脾胃受损会导致多种疾病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受损,会引起全身各个脏器功能障碍。
1
内伤脾胃首先反映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果脾胃受损,大多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2
脾主肝脏、皮肤、血液,如果脾胃受损,血液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吸收,会肝脏和心脏疾病。
3
脾胃化生的气血也是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脾胃受损,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4
长期的脾胃不足,最终会导致肾气的衰弱,出现肾脏系统疾病。
03
脾胃虚弱会导致这些变化
建议脾胃虚弱的人群到医院找专业中医医师进行调理,也可以在家自测:
1
看面相
正常人面色红润,如果脾胃虚弱,长期营养不足,会出现面色萎黄无华的状态,或口唇干燥,没有血色。
2
看睡眠
脾胃虚弱的人,可能有失眠、健忘、多梦、易醒等症状。
3
看体型
过胖或过瘦、肌肉松垮的人群,很多也是由于脾胃虚弱、痰湿淤积体内造成的。
04
脾胃疾病在夏季多发
1
夏季温度高且多雨,暑湿夹杂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
2
夏天由于气温升高,日常所吃的饮食物稍不注意,就会变质、腐烂,也会伤及脾胃。
3
夏季炎热,容易导致人心情烦躁,从而出现脾胃功能受损。
05
贪凉喝冷饮可能损伤脾胃
夏季属于阳气生发的季节,且体表温度也比较高,食用冷饮与体表温度形成差距,还会刺激胃肠道,产生脾胃虚弱的现状。
如果实在想食用冷饮,应注意:
1
摄入量不要过大,一天最多400mL,两次摄入间隔2小时以上。
2
老人、孕妇和小孩(尤其是低于3岁)尽量避免冷饮的刺激。
06
这样吹空调才不伤脾胃
1
在空调房里尽量保暖,特别是关键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
2
空调房内温度与室外温差不要太大,相隔7°左右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离开空调房前,最好把空调关掉一阵,让人体适应温度的变化。
3
在空调房内可以多喝暖脾胃的茶饮,比如红枣茶、姜枣茶。
07
坏情绪也会伤脾胃
日常情绪过于激动和烦躁的时候,会加速胃肠道的血流,刺激到胃肠道,产生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如果长期处于忧郁和思虑的状态,也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引起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让自己达到心态的平和,才能保证脾胃的舒畅,尽量避开坏情绪的阶段,调整好心态再进食,会吸收得更好。
08
夏季避免过多暴露身体皮肤
夏天长期过多暴露身体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尤其对脾胃功能是很大的损伤。腹部和背部都是人体重要的经络和穴位所在之地,包括位于背部的督脉,位于腰部的关元、命门,其中还有位于肚脐的神阙穴,它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大穴,是人出生后从母体带来的营养物质的输送渠道,它与周围组织联系紧密,脂肪和组织较少,更易受到外界侵袭。
09
夏季调理脾胃 中医有妙招
中医养生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
1
气虚体质:
经常出现食欲不振、动辄喘气,舌苔淡、舌体胖大,可采用党参、茯苓、当归、白术等益气健脾的药物。
2
血瘀体质:
可能出现脘腹嘈杂、刺痛,舌苔有瘀点等症状,可加用白芍、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
10
如何保养好我们的脾胃?
1
通过中医健脾和胃的药物,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调理。
2
饮食规律、清淡。
3
适当运动,推荐游泳、太极拳。
4
保持心情舒畅。
5
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在家做艾灸,推荐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补益脾胃之气,提高免疫力。
(责任编辑: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