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普洱茶不同名称及其说法

[复制链接]
查看: 330|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1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普洱茶的人,一定会经常听到古树茶、大树茶、老树茶、小树茶、乔木茶、灌木茶、台地茶(云南当地人称“坝子茶”)、高山茶(云南当地人称“山头茶”)、生态茶、有机茶等称谓。那么,怎样去区分它们呢?它们各自又具有什么特点?哪一种更好?古树茶真有那么多吗?     我2007年开始亲赴云南收购普洱茶,至今已有7个年头,跑云南的次数也有12趟之多了。每跑多一趟,我对普洱茶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在临沧市邦东乡昔归附近,当地人很少使用“坝子茶”或“台地茶”这些谓称,也很少讲“山头茶”,他们一般只分大树茶、小树茶、生态茶。那里山高谷深,海拔相差很大,位于澜沧江边上的忙麓山,虽然海拔只有700m上下,但茶叶的品质却是相当的好,忙麓山的茶,是昔归茶当中价格最高的。     同属于临沧的勐库镇,镇中心是一个四面高山环绕的盆地,当地人管这种地形叫“坝子”。坝子上种的茶叶就被称为坝子茶,或台地茶。也有人称之为低山茶园茶。坝子茶多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种植起来的,基本上都属于小树茶的范畴。 它的特点为“矮化密植”,呈灌木状。其优点是收效快,单产高。这类茶的不足之处是香气较差,苦涩味重而难化。     相对坝子茶而言,在坝子周围的高山上种植的茶就被称做山头茶了。山头茶中既有大树茶、古树茶、老树茶,也有小树茶等,其中小树茶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山头茶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种植的,故很多人称其为高山新茶园茶。它们主要也是密植型的,多株多行密植成竖列式,呈灌木状,有些还与核桃等经济作物混生,这种茶园一般要施以较多的土杂肥或复合肥,单产高,品质佳,采摘方便,是云南茶业的支柱茶园。云南省的生态茶、有机茶大多属于这一类型。其中50年代至70年代有相当部分茶园采用等高条植的方法,单株单行种,但间距较小,由于年代较早,这部分茶树有一些已经长成乔木型的老树茶了,当地茶农基本上都把这部分茶并入大树茶之列。     山头茶当中,最难得的就是大树茶了。大树茶的种植方式与小树茶不同,它不是密植型的。在比较陡峭的山坡地,多采用等高条植的方式,单棵单行种植,间距大,一般达到1.5米以上,而在坡度较缓的地方,则多采用满天星的种法,因此有人称其为“满天星茶园”。     据统计,这类茶园的面积约占云南全省茶园面积的7%,它们基本上是民国及以前种植的,茶龄多为百年到六百年之间了。因此这类大树茶又被称为古树茶。古树茶高度普遍在2米到5米,树干基部的直径多数在20cm以上,属于高大乔木型,茶树身上被很多青苔和螃蟹脚等寄生类的植物依附。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