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北京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北京户外可不戴口罩

[复制链接]
查看: 398|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10-24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了,之前的北京、大连、新疆等地的疫情也是有了相应的控制,近日,据最新消息报道北京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戴口罩,这也是在疫情防控下大家能够有效的在某些地点取下口罩,北京户外可不戴口罩但是也要做好防护,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北京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戴口罩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北京日常防疫指引——户外活动篇》,其中指出,市民在户外活动时可不佩戴口罩,当与同伴以外的人近距离接触时,需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户外活动要注意!



思想上对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仍然要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目前,国内虽然疫情防控形势稳定趋好,但境外疫情还在扩散、蔓延,近期国内部分省市出现了境外输入病例。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现有的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不仅对防控新冠肺炎有效,也是防控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市民在公园、广场、小区室外开放空间等开放性场所进行户外活动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措施。



适当的户外锻炼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合理适宜的户外锻炼还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健康发育,免疫力的增强和心肺功能的健康。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参加一些户外体育锻炼。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的场所,外出活动时可以不佩戴口罩。



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根据气温条件注意保暖,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活动量,避免高强度活动后受风着凉。户外活动时,尽可能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聊天,需要交流时,应佩戴口罩。



儿童应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外出活动,监护人应确保儿童的个人卫生,如果使用公用玩具和设施应尤其注意手卫生,敦促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



在户外活动时,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户外活动回到家后,要及时脱去外套,清洗双手。适当的补充水分,注意保暖。



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尽可能减少触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用物品;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在彻底清洁双手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









普通公众在中低风险地区户外活动无人员聚集可不戴



29日,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与信息中心向公众发布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需知,让市民了解疫情常态化阶段需要怎么戴口罩才科学。戴口罩是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人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疫情中、低风险地区,大家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戴口罩。



普通公众



1.居家无需戴口罩。



2.在中、低风险地区户外露天活动无人员聚集且通风良好时,可不戴口罩。



3.在中、低风险地区人员密集场所: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等:需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办公场所、写字楼、车间、工地等人员固定的场所: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不戴口罩,但建议随身携带口罩。



(3)银行、宾馆、餐饮场所、展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不戴口罩,但建议随身携带口罩。



(4)超市、商场、农集贸市场等: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自愿戴口罩。



(5)剧场、影剧院、理发店、地下室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特定场所人员



1.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在中、低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场所:在低风险地区,在此机构内生活的人员(老人、儿童、罪犯、患者等)可不戴口罩,外来人员、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等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邮政快递、进口贸易、物业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托幼机构:幼儿不建议戴口罩,工作人员、保育员等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5.学校:具备开学条件的学校,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6.医院就诊、探视或陪护入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囗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重点人员



1.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或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2.居家隔离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独处时可不戴口罩。



3.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符合KN95或N95级别或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4.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和婴幼儿: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戴口罩。3岁以下婴幼儿,不戴口罩。



职业暴露人员



按照具体工作性质和技术指南,戴相应防护等级口罩。



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佩戴前、脱除后应做好手部卫生。



2.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



3.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4.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疫情防控不放松,佩戴口罩成日常



“请佩戴口罩入场”“凭粤康码进入”“请自觉保持距离”……8月18日,记者走访我市车站、商场等多处公共场所,发现这样的提醒标识随处可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并未放松。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多数市民出行都能够自觉佩戴口罩。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不放松



“老板反复强调过,必须戴口罩,我们从疫情开始到现在都没有摘过。”东莞市汽车总站一家早餐店里,店员李阿姨正忙着制作肠粉,她告诉记者,老板要求他们工作时必须佩戴口罩,在车站这样的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是对大家的健康安全负责,也是对他们自己负责。



东莞市汽车总站行政部经理余娟表示,监督车站里的商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也是车站的责任,车站一直按照疫情防控指南,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记者看到,旅客走进购票厅,第一关就是测温,要进入购票厅购票的旅客还需要出示粤康码或“莞e申报”通行码等。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值守,对旅客进行指导。余娟告诉记者,“如果有旅客不会操作或者使用的是老人机,我们工作人员会指引他到警务室查询行程轨迹。”



余娟还介绍,车站里的工作人员会每天对地面、座椅、柜台等消毒,不仅旅客要测温,工作人员也要每天接受测温,体温正常才能上岗。在车站内,“请佩戴口罩进入”“请自觉保持距离”等疫情防控提示随处可见,检票口的电子屏上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控宣传片。在出站口,每位旅客都要进行实名验证,必要时还需提供行程轨迹。对于这些疫情防控措施,旅客基本上能够配合。“虽然有些麻烦,但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安全最重要。”从广州南站过来的梁小姐在出站时费了会儿工夫,最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顺利验证出站。



记者随后还走访了位于家汇生活广场负一层的天虹超市、民盈·国贸城负二层的永辉超市,超市入口均有工作人员手持测温仪对每位进入超市的顾客进行测温,并提醒顾客佩戴好口罩再进入。在永辉超市入口,记者看到有一名顾客边喝饮料边往里走,被工作人员及时拦下,“您好,请佩戴好口罩再进入。”



另外,在民盈·国贸城的多个出入口,均有工作人员值守进行测温,同时在显眼位置张贴有疫情防控提示,提醒顾客入场需要配合“佩戴口罩、测体温、保持手卫生、保持距离”等事项,在商场入口及电梯厢内,还提供有免洗消毒液及纸巾供顾客取用。



市民出行仍自觉佩戴口罩



持续高温天气下,佩戴口罩的不适感增强,但疫情防控这根弦仍要时刻绷紧。记者当天走访发现,戴口罩仍是市民出行的“标配”。无论是走在室外,还是在商场内逛街购物,或是在车站排队候车,市民都自觉佩戴口罩。



当天中午时分,记者走进位于民盈·国贸城负二层的永辉超市,不少市民正戴着口罩选购商品。带着孩子逛超市的曾女士不仅自己戴了口罩,还给孩子戴了儿童口罩。“孩子一开始也有点不适应,但现在已经习惯了,知道不戴口罩不能出门,每次出门前都会乖乖戴好口罩。”曾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戴着口罩确实不舒服,有些人图凉快会摘掉,也有些地方不再强制要求戴口罩,但是他们一家人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出门都会戴好口罩,“反正家里之前也买了很多口罩,自己的安全还是自己要负责,天气再热都要戴好。”



相比超市,没有空调的室外更是闷热,站在汽车总站外,不一会时间汗水就浸湿了口罩。提着大包小包出站的陈先生就戴着这样一副被汗水浸湿的口罩,他坦言,“这个天气戴口罩确实难受,但也能坚持,毕竟车站人流密集,还是小心点好。”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东莞目前还是比较安全的,他也看到个别人出门不戴口罩,但是他认为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防控意识还是不能放松,所以他和家人出门都会做好防护,“管不了别人,就管好自己,戴着口罩再难受也没有生病难受吧。”



当天上午,记者还先后乘坐了323路、14路和203路公交车,车上乘客都不多,乘客都自觉佩戴着口罩,保持一定距离,也基本上没有交流。记者还看到,有乘客在车上打开随身携带的饮料,拉下口罩喝了一口后就赶紧将口罩戴好,还有人时不时提一提脸上的口罩,检查自己有没有口鼻外露。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