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普洱茶发酵改变了茶叶冲泡的叶底

[复制链接]
查看: 333|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1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制作出的普洱生茶在冲泡后,其叶底呈现墨绿色,而陈化二十年的普洱茶的叶底则显露出暗红色,陈化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的叶底则是褐色。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年份的普洱茶,其叶底有一个相同特点,即茶叶条索完整,叶片肥厚,富有弹性。



  而陈化七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的叶底与上述年份的普洱茶叶底有一个明显不同,在冲泡至十五泡以后,茶叶的条索依然完整,依然富有弹性,但唯独不同的是,叶片的肥厚不见了,取代的是叶片较薄,甚至呈现近似“蝉翼(知了的翅膀)”般的半透明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普洱茶发酵中出现的膏化现象所致。



  普洱茶发酵的终极阶段一般都会出现膏化现象。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厌氧发酵阶段,茶多酚指标迅速衰减。这种衰减的过程并没有使普洱茶最终走向霉变。相反,它是将大量的酚类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类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茶叶内含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并导致大量具备营养价值的衍生物的出现。因此我们说,普洱茶的膏化现象不是简单的茶膏概念,而是依存于固态形状下,将可降解与分解的物质充分转化。在我们细心品尝一款老茶中可以发现,除了粗纤维物外,其它的则伴随冲泡次数的增加,大量的物质都做为水溶物被“提取”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普洱老茶中“号级茶”与“印级茶”特别耐泡,汤色红艳持久的原因。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